跨境电商长期主义

发布于 2023年3月1日

昨天被后台的一条留言吐槽了,事情是这样的:有个小伙伴给我发了一段很长的文字,说关注我很久了,也很认同我讲的理念,但是希望我能认真的聊聊新品如何出单的问题,不要战略,就说怎么执行。

其实我还是挺开心碰到这样的问题的,至少没有直接取关,这个账号基本都是跨境电商的卖家,同样作为跨境卖家的我其实也很在意新品的推广问题,但是我的视角可能跟大多数卖家不太一样,有相当多数量的卖家直到产品上架后才考虑销售的问题,而经历过几次挫折的我,深深明白一个道理:一定要确保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再动手。

因为写作的关系,我经常能够接触到不少折腾不下去要清仓立场的朋友,我发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,跟这些朋友聊,他们的运营手法不客气的说,已经落伍很多年了,不光科技行业有代差,销售行业同样也存在着巨大的代差,因为几乎每一个卖家都说自己选错了品,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产品,打打广告,搞下促销就能跑起来了,事实真的如此吗?

我想这些清仓的朋友可能已经意识到了,销售不仅仅是找产品打广告,更重要的是实现销售流程的自动化,什么意思呢,不少品类的产品,竞争越激烈,大多数卖家新品阶段对于付费流量的依赖都会高到难以想象,但是为了冲所谓的销量,顶着亏本的雷疯狂烧广告,就如同喝卤水,借高利贷一样,永远没有尽头。

没有评价或者产品很少评价的时候,想要靠付费流量完成超额转化本身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儿,即使你选择的广告投放词已经非常精准了,架不住评价的劣势,这本身就是在一场不公平的竞争中看谁获胜,人家的转化率是你的很多倍,自然整体花费比你低,盈利的可能性也更大,所以我个人的看法就是一旦你发现某个渠道自己不占优势,最好的办法是迂回策略。

我知道这么说一定有朋友会说:又要开始老生常谈的讲网红营销,讲站外广告,讲关联营销了。是的,如果你在站内不能靠自然流量先获得1000个订单,最好是先找来1000个真实订单,订单怎么来,一定要想办法去看看你所做的产品在哪些渠道能够爆,假设我们找50个网红出内容能够让我们先收获1000个订单,我们就要毫不犹豫的去做,假设关联流量能够让我们每天稳定出三四十单,我也强烈建议你去做,而不是坐等自然流量或者直接花大价钱投广告。

之所以说先搞定1000个订单,那是因为我们假设一个产品能够快速的被VINE客户领走30个库存,从而形成15到20个评价,剩余的970个订单,哪怕按照5%的回评率,我们的产品也可能获得近70个评价,如果能在开局的第一个月获得这么多订单和评价,后边投放广告也好,自然流量也好,效果都不会很差。

有人会有疑惑,新品怎么做到头一个月就有那么多网红愿意帮忙推广的,当然不可能,所以我们在产品开发阶段,在产品还没有大批量备货之前,就要先摸清楚产品的受众是哪些人,粉丝跟这些受众重合的网红都是哪些,拿着自己的产品尝试跟这些人谈,争取到足够多的网红就是争取到足够多的流量,争取到足够多的流量就有可能争取到足够多的订单。同样的,如果你的产品跟别人的产品有很强的关联关系,就一定要在正式销售前研究清楚你要蹭流量的链接。

成事当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,但是同时还有一个准则就是要做到知己知彼,我们需要有流量的开发和引导能力,才可以放心的去备货,去销售,否则面对库存,你何来的底气。

销售已经不是等产品到了才做,而是要提前布局才能实现好的结果,否则你的订单,多半是等来的,而不是自己争取来的。扪心自问,凭什么你做的产品就一定能热卖,难道真的就凭你颜值高吗?

你的产品前1000个订单从哪儿来的?不妨私信聊聊你的看法。
讲个卖菜的小故事
跨境电商创业:多重可选项下的最优解
跨境电商卖家如何做一个可以盈利的社交账号
什么样的内容才是用户关心的?

有小伙伴想要看我们之前视频号直播的回放,折腾了很久,我把它整理成了一个专栏,感兴趣的可以文章左下角直接点击进入原文,查看专栏链接(全部免费)。

跨境电商新品前1000单从哪儿来?

跨境电商新品前1000单从哪儿来?

跨境电商新品前1000单从哪儿来?

跨境电商新品前1000单从哪儿来?

标签:
延伸阅读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