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浪越大,鱼越贵!
打渔出海,供需关系很重要,越是在艰苦的条件下产生的成果,往往比平静时候获得的收益大,这也是时间,机遇,境况所导致的。
AmazonER,是我自创的词,Amazon后面er,字面意思是亚马逊人,特指亚马逊卖家。
今天想聊聊今年对亚马逊这个行业的看法,从开年到现在我看了一圈自媒体的文章,也和一些卖家、服务商、亚马逊官方人员等等做了一些沟通。
总的发现是:大家普遍偏悲观。具体表现在:老卖家不敢扩张;新卖家不敢进来;很多人持观望态度。
至于我自己的态度,开头就写了:风浪越大,鱼越贵!
干我们这行的,大家常用的的一句话就是:品牌出海。
既然都是是出海,我们做跨境电商的卖家那和大海里的渔民真有不少相似之处。
大海就是风高浪急,变幻莫测,风险很大,鱼也很大。
在流量红利期,好比大家都突然间找到了一片风和日丽,水不深浪不急,但是鱼很多的海域。
这个时候只要你有条船,敢于出海,多多少少都能捞到一些鱼,有些人胆子大又聪明,敢于购买大渔船甚至组建大船队出海的,捞的更是盆满钵满。
但是随着知道这片海域的人越来越多,近海变得越来越拥挤,鱼也越来越少,出海的成本却变得越来越高了,慢慢利润就开始稀薄了起来。
更糟糕的是,这片海域并非无主之地,海的主人(平台和政府)发现一部分渔民涸泽而渔,不守规矩,污染海域还大量使用绝户网等违禁工具,对海洋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。
于是一轮又一轮的严厉打击就来了,不少人渔船(账号)被没收(封号),渔队(品牌)终身禁止下海(下架)。甚至一夜之间倾家荡产的也不罕见。
近海本来鱼就少了,很多人还遭受了严重的损失。要再打渔,就得出远海,要买更贵更大的船,招募更专业工资也更高的船员,而且远海风高浪急,一个不小心就把船打翻了。
这也是很多业内人士对于行业悲观的理由:确实不好做了。
要继续做,投入就必须大,而风险很高,一款产品做失败了动不动就损失几万,甚至几十万。
如果为了保障成功率,使用一些违规手段,那也面临平台秋后算账时候血本无归的风险。
很多人建议现在新卖家不要入场,除非资金雄厚,还有专业的团队和有竞争力的产品。
这点我非常同意,远海已经不是业余玩家带着一条独木舟就能玩的了。没有500-1000万的创业基金,加上专业的操盘团队,我劝退一切新手。
但是对于已经在场内的老渔民们呢?
我认为这些看法是对的,但是如果我们是打鱼的,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还是要继续做渔民,我们现在真的有选择吗?
我们可以选择在近海随波逐流,守着老品过日子,不开甚至少开新品,好像也还不错,利润甚至会比以前更好。
但是我们需要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:
1. 以后市场环境会越变越好,竞争会越来越少吗?
2. 我们是否只要耐心等待,以前那样的好日子就会自动回来?
3. 如果以后的每一年都比今年更难,那么我们今天到底应该做什么?
我想对于不同的人,答案是不同的。
如果确定自己缺少竞争力,也没有犯错的资本,我的建议是尽量保守,在现有情况下守住现金流和利润。
但是这么做的风险是:以后的利润会越来越少,可能再过一两年就基本出局了。
出局没什么不对,我在2021年9月的文章《跨境电商的拐点已至,70%的我们终将被淘汰……》已经预言了大部分人就是要出局的,当下的局面只是我们已经处于这个过程中了而已。
在出局前,尽量把之前的投入和积累榨取最大的剩余价值,是一个明智的选择。
但这不是我今天想说的重点,我想说的是,如果你对自己的专业性、团队能力、资金实力、管理能力等等有信心,当下就是新时代的开始!
远海捕鱼,才是捞大鱼,捞高价值鱼的时候。
能够经过接下来几年洗礼剩下的公司,将都是拥有现代化装备远洋捕捞队伍的大团队。
到时候行业里面巨头的数量和规模将远远超出我们今天所见所闻。
在今天,一家公司如果年销售额超过一个亿人民币,我们就可以认为进入了大卖家的门槛;超过十个亿,基本就是某个品类的第一梯队了;百亿那就是行业的佼佼者,凤毛麟角。
而五年后,我认为这些数字后面都要再加一个零,但是企业的数量会比今天少很多。
因为行业规模很大,据2022年亚马逊财报显示,2022年亚马逊的GMV约5500亿美元,同时每年还能同比增长约10%。
这是什么概念呢,以后剩下的卖家将同时面临以下几种情况:
1.行业新进的竞争对手很少,就算有也是缺乏竞争力的小卖家,而且他们错过了行业红利期,将很难再积累足够的原始资本做大做强。
2.每一天都有同行因为激烈的竞争逐渐萎缩,甚至退场。
3.在一个规模约4万亿人民币的市场里面抢夺份额,而这个市场每年还自动增长3000-5000亿人民币。
4.如果把跨境的其他渠道算上,以上的数据我个人估计至少可以再乘以1.5倍。
市场不会消失,只会重新分配,玩家越来越少就意味着剩下的玩家分到的蛋糕越来越大。
超大规模市场+逐渐撤退的竞争对手+每年巨额的新增市场=越来越多的大体量玩家,这是很容易推出来的结果。
那么哪些人可以熬过冬天,迎来春天呢?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:
1.专注。专注于一个品类精耕细作,因为品类越多竞争对手越多,每增加一个品类就要增加一倍的竞争对手。小公司资源是很有限的,我们需要在尽可能狭窄的范围投入尽可能多的资源,才能形成对对手的比较优势。、
2.与第一条相反,极度专注于铺货。每一个品类都有你,又可以说每一个品类都没有你。无处不在的同时润物细无声。通过强大的IT系统和内部流程,用巨量的SKU填满每一个市场缝隙,每个品类都不贪吃,但每个品类都能抹一把油。
3.在人才队伍上长期投入,舍得投入。愿意给团队付出高薪,愿意分钱分权分股份,愿意陪伴人才慢慢成成长。电商行业说到底还是一个人才密集型行业,谁的人才多、梯队厚、稳定性强,谁就能笑到最后。
4.与供应商共同成长。通过系统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,筛选优质供应商,培育潜力供应商,在行业内形成强大的供应链壁垒。
5.内心强大。能够克服短期的困难和悲观的预期,始终用乐观的心态和高强度的投入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。
6.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自我变革能力。随着市场环境变化,公司体量变化,必须市场自我更新自我革命,才能跟上新的形势。
选择认清形势,守住一亩三分地,榨取最后的剩余价值,然后挥挥手转身离去;或是从今天起招兵买马,加入到远洋捕捞的行业,抢资源抢地盘,争取成为剩下的大玩家?
这就需要留给自己去思考了,我认为认清自己,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最重要。但是最差的选择就是犹犹豫豫,既不甘心逐渐退场,又不敢振作起来投入战斗,在徘徊中浪费时间,在迷茫中消耗利润。
你觉得呢?一家之言,欢迎探讨。
-END-
关于我们
三头六臂跨境电商联盟是一个整合资源的平台,打造一个公平、公正、公开、共同成长的跨境电商界生态圈。我们提供商标专利/VAT/欧代英代等服务。
推荐贷款/收款


添加客服
咨询跨境店铺贷款
长按获取
万里汇申请链接


“阅读原文”领跨境学习资料与干货视频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