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本狂潮下,
亚马逊伤亡惨重,
卖家离心进退两难,
Temu狂飙起飞,
转型迫已在眉睫…

近期的亚马逊陷入了暂缓狂潮,据相关媒体报道,一个接一个的裁员、施工暂停,甚至又宣布了不少实体店铺的店铺。
据悉亚马逊将从4月1日起永久关闭8家Amazon Go商店,去年,亚马逊也结束了其在实体零售领域的一些试验,如取消了Amazon Books、4-Star和Pop Up商店。现在的亚马逊看起来正定期评估其实体零售战略,减少成本重点,但是还在执着于不断的实体优化组合,不只是否后续还会有其他“牺牲名单”增加。
与此同时,亚马逊耗资25亿美元的弗吉尼亚总部被停止建设。随着亚马逊裁员并关闭全国各地的门店,在弗吉尼亚州建设其第二个总部的计划也被叫停。亚马逊庞大的第二总部建设于 2020年1月开始,并计划雇用25000名员工。但现在裁员、关店、暂停施工,也是该公司一系列削减成本的措施之一。
对比亚马逊的暂缓,亚马逊卖家也陷入了僵局。
原本亚马逊的整治严规之下,卖家都越来越走向合规精细化经营,亚马逊带头的削减成本,勒紧裤腰带,让更多卖家也深感成本压力,甚至缺乏竞争力。
有卖家表示,前几年是指望亚马逊做点小生意,所以上来选择的是一些轻巧便利的产品,销售过袜子和钱包类,避免更高的运输成本,从而提供完好的商品。
但问题是像袜子类商品,也有相关的竞争低价困扰,而男士钱包类则比利基市场更难打入,但当时卖家认为,即便如此,这个市场更大,机会更多,且彼时品牌发展有限。
在开始之前,该卖家也做了一定调查,使用相关的亚马逊卖家分析工具,例如搜索袜子、男士钱包,获悉每月的搜索量以及其他竞争对手的信息,然后比较所有关键词,找出需求高且竞争最低的。
随后该卖家通过阿里巴巴等网站联系拜访找到了原始制造商,从自己负责供应链审查,到后来发展安排专门的采购、质量控制专家来把握产品水准。
当然该卖家做亚马逊有一定的启动资金,对于装饰页面和拍照等,直接交给了外包,这确实提升了转化效果。而第二个花费就是广告,该卖家称大约只有百分之五的消费者会留下评论,而评论、大量好评也是提高销量和成功的关键,为此,他的另一大头支出外包给了亚马逊管理广告的团队商。
这种模式在前几年还赚到了不少,但是近两年,该卖家称亚马逊越做越难。
一是产品材料成本上涨,广告费用和外包商价格也在飙升,而且常常投入很难获得之前的可观回报。
二是近几年亚马逊上低价螺旋厉害,像袜子等轻巧商品类,竞争利润很低了,且最近还发现疑似制造商入驻了Temu,加剧了生存压力!
三是整体需求开始放缓,做精做品牌类的多了起来,大牌入驻,像做包类的已经失去竞争力,必须要往中高档品牌转型,这将又是一笔包装营销费用,比之前简单的专业图片外包要复杂的多,并且包类的视频需求及转化也跟上来了。
所以该卖家称在亚马逊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了,打算转型,并且评估组合成本甚至砍掉其它没有盈利的产品线了。该卖家的分享也是不少中小卖的心声,未达预期,甚至零单的成本压力太重,不少亚马逊老板都自己上场做运营,广告分析、拍摄,开发产品,一方面严控现金流,一方面转型包装品牌又迫在眉睫,省钱花钱都是两难。
当然上述说道,让不少卖家如临大敌的Temu,近期可谓是狂飙迅猛,被报道将于3月13日在澳大利亚、新西兰正式上线,是继北美之后,又开拓一个新市场。
(上图源于网络)
并且Temu的计划和野心不止于此,包括攻略欧洲等地区也在计划之中了。相关消息报道Temu还为其北美市场业务制定了一个宏大目标,即从现在起到9月1日,北美CMV单日超过Shein。
对此有相关人士评估,Temu客单价目前约35美元左右,单量在20-50万最高峰值;Shein客单价为70-80美元,单量在30万左右,也就是说Temu必须日单量是Shein的2倍才行,而Temu通过低价已经击穿了所有套路,目前复购率已是Shein的两倍。
Temu的狂飙,把几乎所有品类的价格都打下来了,而像上述甚至更多走量或者走价格的亚马逊卖家都深感凉凉。本来北美通货膨胀,急需便宜货,Temu一出,从开始被迫清货卖家到主动跟流入驻,亚马逊卖家遭受流量销售的双重打击。
也就是说类似拼多多Temu的货色卖家往后是绝对难走,要想不被抢走更多份额,除非做品牌,不被Temu吃掉,这也不少铺货走量小卖家近两年头疼的重点。
Temu消除中间商和每一层分销加价来降低成本,低价已经达到击穿亚马逊、沃尔玛的程度,而国内也有庞大能承接各种爆单生产快反的供应链网络,Temu也不藏着掖着,将更明确的消费者洞察直接传递给制造商,为更多国内制造商提供量身定制的走出去课程,促进更有针对性、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制造,对需求的响应速度更快。至少现在的Temu和制造商是共赢局面,而亚马逊卖家与亚马逊早已出现离心。
评论